2013-07-06

[財商]灌籃高手領導學:安西教練篇

 
喜歡《灌籃高手》這一部漫畫朋友,除了看湘北籃球隊的球員過關斬將、邁向勝利之外,一定也不能忽略運籌帷幄,被櫻木花道稱之為「老頭子」的安西教練。如果不知道這號漫畫人物的朋友,不妨看一下維基百科的介紹:
安西光義(安西 光義 (あんざい みつよし),聲優:西村知道台灣孫中台
湘北籃球隊的教練,身型中廣,貌似肯德基家鄉雞的山德士上校。性格和藹且冷靜,喜歡「呵呵呵」的笑。
年輕的時候曾經是日本國家籃球隊的選手,退役後擔任某大學的籃球教練;由於其異常嚴格的風格,有「白髮鬼」的稱號。後來因為他愛徒的意外死亡,導致他退出大學籃球界,並被改稱「白髮佛」。
執掌湘北籃球隊後,他憑藉自己敏銳的觀察力,發掘了包括櫻木花道、三井壽、赤木剛憲在內的眾多優秀球員。賽場上的他,沉著冷靜,有著超常的指揮能力及膽識。隊員們平時都尊稱他為「安西教練」,但是櫻木通常稱之為「老頭子」(老爹)。
一般認為角色原型為NBA名人堂教頭「禪師」菲爾·傑克森以及前猶他爵士隊的名教練弗蘭克·雷登
其實安西教練在湘北籃球隊執教以前,曾經是以斯巴達訓練聞名的大學魔鬼教頭,只是後來其得意弟子堅持赴美訓練意外身亡,他才改變了執教的風格,變成好似肯德基爺爺的白髮佛。
安西與流川楓
    在IH大賽前夕,湘北籃球隊的超級新人流川楓向安西教練提出赴美的決定,安西不想流川重蹈之前學生的覆轍,並說明流川還不如仙道(按:陵南隊當家明星球員)的事實,最後則希望流川「先成為日本第一的高中生,再去美國也不遲。」。
安西與三井壽
    三井壽為國中聯賽時的mvp球員,當時三井在安西的鼓勵之下,帶領球隊逆轉擊敗對手,也獲了mvp的殊榮。三井之後追隨安西教練進入了湘北籃球隊,但三井一度因為受傷而中斷籃球生涯,自暴自棄,最後則在安西教練的感召之下,重回湘北籃球隊。
安西與櫻木花道
    櫻木花道原本是籃球的門外漢,為了追求湘北籃球隊掌赤木剛憲的妹妹赤木晴子,進入了湘北籃球隊。櫻木雖然桀傲不遜,但他有過人的彈性以及爆發力,在安西教練看來,櫻木不但是可造之材,還可能與流川楓成為湘北籃球隊的中流砥柱。在IH賽之前,安西成功說服櫻木苦練20000球的投籃訓練,也在與山王工業一役當中成為決殺山王的英雄!
綜觀安西教練能就不同的選手特質予以因材施教,並在球隊危急時刻給予適時的忠告,也才有後來反敗為勝的契機。以下收錄安西教練在漫畫中的經典名句,給大家思考囉!
謝謝收看!

[財商]灌籃高手領導學:序言

     
    如果你是跟我一樣的六年級生,那你「很可能」聽過這一部令人熱血沸騰的青少年運動漫畫,或像我一樣曾經為它痴狂不已(買全套漫畫、海報、週邊商品)。它就是日本井上雄彥的作品-灌籃高手(原名:SLAM DUNK/港譯:男兒當入樽)。
當年還記得跟班上同學搶看少年快報(按:漫畫週刊)中的最新情節,真是苦悶高中生活的一大慰藉呀!隨著年齡的增長,雖不復當年的熱血,但我對於漫畫中個性鮮明的角色依然無法忘懷,彷彿漫畫中的角色就在我的腦海中,不曾離去。事實上,漫畫中的人物對話以及情節帶給我的是更多職場及企業管理的思考。
在灌籃高手漫畫中,湘北籃球隊的先發五人:赤木、三井、櫻木、流川、宮城在場上各司其職,並在安西教練的運籌帷幄下,慢慢建構出一支強隊,並帶領球隊走向勝利。而企業的成功也得經由領導者規劃藍圖、立定目標,並且讓公司上下凝聚共識,通力合作,才能使公司逐步成長,邁向卓越。
公司在發展的過程中,團隊之間偶有意見不合之處,但只要誠心誠意地溝通,努力化解歧見,相互體諒,再大的困難也必然迎刃而解。如漫畫中櫻木與流川之間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三井與赤木的瑜亮情結,最後都在追求共同目標的前提之下,相知相惜,合作無間。
我相信,沒有一個團隊或公司全然沒有歧見。有不同的想法是好事,重要的是如何求同存異。威權式的領導管理並不能使團隊創新與進步,領導者應了解團體內部的矛盾與癥結點,並試著讓成員自己去了解,而不是由上而下的絕對服從。正如安西教練在湘北籃球隊扮演的角色一般,在球隊遇到瓶頸時,給予當頭棒喝!

最後,希望這篇文章是個開端,讓你也讓我有更多的啟發,我將持續撰寫一系列有關這部漫畫帶給我的一些感想,謝謝!

[心法]從投資用語看投資人心態

       人類與其他的動物比較起來,既沒有拔山倒樹的力量,也沒有迅捷的速度,在生理上可以說幾乎沒有優勢。人類賴以生存的利器,則是依靠較大的腦容量,運用智慧,進行團隊合作,因而戰勝了環境的險惡,克服了先天的劣勢。而人類智慧的產物則可以透過語言和文字記錄下來,因此人類的智慧結晶得以代代相傳,綿延不絕。
       關於語言,有學者認為這是上帝恩賜給人類最可貴的禮物,因為現今沒有哪一物種可以像人類一樣將語言運用自如。事實上,人類使用語言時經常會不自覺地透露自己的思維、想法。有一門學科叫做語言心理學,其定義為:
       心理語言學是通過心理學來研究語言學的學科。他從心理過程和語言結構的對應關係來研究人類語言機制的構造和功能。(維基百科)
       語言心理學的研究範圍:
      心理語言學研究人類如何使用和學習語言,並且如何通過語言來表達思想,進行思維。它的研究基礎主要是來自心理學認知科學語言學的理論和研究方法。(維基百科)
      在這裡,我們不談學院派的語言心理學的理論,我們談的是我們使用什麼樣的用語,實際也反映著我們內心的思維態度,例如以下的句子:
      我在玩股票;
      我在炒股票;
      我在操作股票;
      我在投資股票;
      我在當股東;
      我在規劃人生。
     第一個句子,很明顯地是將股票當成一種遊戲,所以心態上就只是玩玩,盈虧或許不是他最在意的東西。
     第二個句子,則是將股票當成是炒作的工具,最好是能從這個工具身上大撈一票,海賺一番!
     第三個句子,則將買賣股價當成一門技術,可以透過人為的策略執行買賣。這種心態偏向短期的買賣行為。
     第四個句子,則將股票當成是投資工具的一種,作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這種心態偏向中長期的理財規劃。
     第五個句子,則是將股票視為擁有公司權利的一部分,以經營者的心態持有股票,偏向長期的投資。
     第六個句子,則不以投資為終極目的,而將之視為人生規劃的一部分,投資股票只是歷程與工具,最終的目的還是在於建立幸福完滿的人生。
     探討語言背後的心態,是不是很有趣呢?而你是屬於哪一種投資人?

2013-07-02

[經典]鄙人學蓋之投資啟示

《郁離子》書中有一篇文章是這麼寫的:
鄭之鄙人學為蓋,三年藝成而大旱,蓋無所用,乃棄而為桔槔,又三年藝成而大雨,桔槔無所用。則又還為蓋焉。未幾而盜起,民盡改戎服,鮮有用蓋者。欲學為兵,則老矣。郁離子見而嗟之曰:「是殆類之老郎與!然老與少非人之所能為也,天也。藝事由己之學,雖失時在命,而不可盡謂非己也。故粵有善農者鑿田以種稻,三年皆傷於澇,人謂之宜泄水以樹黍,弗對,而仍其舊。其年乃大旱,連三歲,計其獲則償所歉而贏焉。故曰:『旱斯具舟,熱斯具裘。』天下之名言也。」
譯文;
鄭國的一個鄉下人學做雨具,三年學會了但碰上大旱,他做的雨具沒有用處。他就放棄雨具改學桔槔(打水的用具),學做了三年卻碰上大雨,又沒有用處了。於是他就回頭又重做雨具。不久盜賊蜂起,人們都穿軍裝,(軍裝能擋雨)很少有使用雨具的人。他又想學製作兵器,可他老了,不行了。 
(郁離子知道此事後,說道:“人生有很多事常不是人為可以決定的,全由老天爺說了算。不過,雖是天定的,但學習哪種技術,應是自家決定的,那個鄉下人之所以弄到這個結果,他自己是有責任的。) 
越國有一個善於搞農業的人,墾荒造田種水稻,但是三年都遇上水災。人們說應排水後改種黍米,他不聽從,而按原來的幹,又乾旱連續兩年。他算了一下收穫,已補償了以前的欠收還有贏餘呢。因此說:“天旱要準備船隻,天熱要縫製裘皮衣。真是世間的名言啊。” 
小樂的投資思維:
許多十分用功的投資人,想要尋求獲利,到處參加各種理財相關的講座、研習,一昧追逐所謂的股市名師,殊不知投資獲利最大的阻礙,其實就是這種外求獲利方法的心態。許多投資人正如同這一則寓言故事中的鄭國鄉巴佬一樣,到處學習技藝,卻沒有足夠的耐心讓技藝發揮作用。
我們尋找一套能夠在市場上的獲利法則或策略並沒有錯,重點在於我們是否能耐心地驗證自己所依賴的投資方法究竟有沒有用?只依靠一兩次的投資經驗就妄想自己從此在投資上一帆風順,基本上是可笑的!而更糟糕的是像神農嘗百草般地去試每一種投資方法,下場必然如鄙人一樣,到頭來一場空。
我們應該效法的是故事中的越國農夫,如果你確認自己的投資方式是對的,那就要堅持下去!最後即使失敗了,你至少知道那一種方法是不可行的!下一次,你就不會犯同樣的錯!
延伸閱讀

[心法]投資為什麼要擬定sop?

[心法]再談投資為什麼要擬定sop?

[心法]寫下投資紀錄!

股票會不會漲是老天爺決定的,但決定用哪一種投資方法,是自己可以決定的呀!

[經典]不貪為寶!

【出處】 《左傳·襄公十五年》
【原文】
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
獻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
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
稽首而告曰:“小人懷璧,不可以越鄉,納此以請死也。”
子罕置諸其裏,使玉人為之攻之,富而後使復其所。
【譯文】
宋國有個人得到一塊玉,把它獻給子罕,子罕卻不接受。
獻玉的人說:“我把它拿給雕琢玉器的人看,雕玉的人認為這是寶物,所以小人才敢將此玉獻給您。”
子罕跟這個人說:“我以‘不貪’這個品德為寶,而你以這塊玉為寶。你要是把這塊玉給了我,那我們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了。我們都還是繼續各自擁有自己的寶物吧。”
獻玉的人行禮後說:“小人身懷此玉,(按法律)不得拿著它跨越鄉界,我交出這塊寶玉來請求可免於一死。”
子罕聽後,便把這塊玉放在鄉裏,讓雕琢玉器的人為他雕琢,使這個人富裕後讓他回到原來的地方。
【人物介紹】
樂喜,字子罕,春秋時宋國的賢臣。於宋平公(前575年—前532年)時任司城(即司空,因宋武公名司空,改名為“司城”。
主管建築工程,制造車服器械,監督手工業奴隸),位列六卿。
小樂心得:
利字當頭,幾人能像子罕一樣以不貪為寶呢?許多投資人會在市場上栽跟斗,就是一個「貪」字罷了!貪圖高額報酬,因而去追逐一些熱門的投資標的,殊不知背後隱藏著極高的風險。我聽過一個故事是說:
從前齊國有人一心只想得到金子,清晨就穿戴好衣帽,到了賣金子的場所,她一看到人手上拿著金子,就奪取金子走了。官吏捉住他並把他綑了起來,問說:「人家都在場,你為甚麼奪取人家的金子呢?」那人答說:「我奪取金子的時候,根本沒有看到人,只看到金子啊!」
許多投資人不也像這個齊國人一樣嗎?只著眼於眼前的利益(黃金),而忽略了背後的風險(被官吏捉住)!巴菲特知道人性貪婪的弱點,說出了:「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的名言。我們如果能做到不貪,不去任意追逐看似有利可圖的投機股票,以追求穩定的報酬為目標,當其他人貪婪之時,我們真能如子罕的以不貪為寶!

[新聞]少女時代掀美腿潮跟風:淺談產業競爭

南韓女子團體「少女時代」4年前穿超短熱褲,掀起美腿風潮至今持續發燒。她們最新的日文專輯,再度大秀招牌美腿,mv還自創「洗頭舞」,另一個女團「Dal shabet」同樣走美腿風,團員"秀彬"為了新歌甩肉5公斤成為美麗焦點,她說這段時間不吃晚餐,把優格當零食,當然也靠伸展運動按摩來減肥。
6位團員一字排開,大秀修長美腿,邊跳邊揮舞裙邊,跳的是「夢露舞」,畫面美翻了,她們的「夢露舞」靈感來自瑪莉蓮夢露,在電影7年之癢中所擺出性感嫵媚動作,其中團員秀彬為了新歌不吃晚餐,優格當零食,配合運動瘦身5公斤,成美麗焦點,但說到南韓美腿風潮,絕不能忘了少女時代。

少女時代從09年掀起美腿風,最新日文專輯走俏皮可愛路線,除了熱褲,一如以往mv風格,美腿照樣秀給你看,但這回多了自創的「洗頭舞」,因為舞蹈彷如洗頭動作,簡單易學,在日本大阪宣傳新歌時,跳快閃洗頭舞,也吸引4千多粉絲冒雨欣賞,快閃美腿秀,看來南韓女星美腿潮依舊席捲亞洲。

小樂觀點:
每當一種商業模式成功之後,總會引來一大堆追隨著、模倣者,演藝界是如此,企業競爭亦然!以手機產業為例,HTC選擇進入當時很少公司耕耘的智慧手機市場(像nokia和微軟等大咖根本沒注意,更不用說後來的蘋果公司!),所以他享受先行者的福利,率先取得市場與市占率,業績因此大幅成長。但等到那些如蠅附羶的公司聞風而來,大家殺成一片紅海之時,若先行者本身並無強大的核心競爭力,到最後只能眼睜睜看著市場被吞噬掉!企業面臨競爭者或抄襲者的壓力永無休止。
我們對於投資的思考是:找出一家或數家(如果夠幸運的話)具備巴菲特所說的護城河優勢之企業,這種企業能提供我們經久不變的產品或服務也不會被世人所淘汰。面對競爭與抄襲,先行者之企業一定要思考如何保持核心競爭力,拉開差距;或是看到其他同業沒有發現的利基點,成為該產業某種領域的隱形冠軍。惟有如此,企業才能在慘烈的競爭中存活下來,基業長青!也唯有投資這樣的企業,才有機會享受到令人滿意的報酬!

[心法]投資者的修為:水與月

    這一兩週,台股跌得不輕,但我的心中卻很淡定。因為我知道,市場的多空趨勢只是人心一時的變化,但只要有夠的信念,就能戰勝恐懼與貪婪,獲取甜美的果實。但可惜的是,這一點很多人做不到。所以八二法則告訴我們:市場上有八成的人賠錢,只有兩成的人獲利。
    我問一位平時有在買賣股票的同事,對於台股大跌,他怎麼處理手中的股票?他說:「全都出清啦!」我問他為何要出清,他回答說:「就覺得股市會再跌,就先出清,跌低一點再買!」其實我曾試著告訴這位同事長期投資的一些觀念,一開始他也似乎相信我的說法,進而買一些我認為值得長抱的股票。但等到市場轉趨悲觀,同事並沒有堅持住一些基本的原則,仍想以技術分析的停損及逢低買進的概念來操作股票。我這才明白為什麼不要隨便建議別人買股票、報明牌!因為即使你建議的股票是好的,但若買股之人沒有足夠的持股信心以及完整的投資流程,那麼結果將大大不同。
    對於價值投資人來說,除非公司的獲利不如預期,或配發不出股利,或者對於公司領導階層有疑慮,否則就不應該隨意賣出手中的股票!投資人最該在意的,不應是股價的波動漲跌,而應是掌握股票背後所代表的公司企業是否具備誠信與穩健經營的特質。如果眼中看到的只是股價的起落,內心必然惶惶不安。要知道股價的波動是一時,公司企業的永續經營與發展才是足以支撐股價的堅實後盾。
    蘇東坡曾以水與月的比喻來說明萬物萬事雖有盛衰消長,但本體卻始終寂然不動之理。也就是說,萬事萬物的變動(如股票的漲跌)是常態,我們只要心中有信念和想法,並能堅持下去,那麼一切的變動我們都無需驚訝!最後以東坡此番比喻作結,希望大家有所感悟!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於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觀察]包租公真那麼好賺?

先看以下兩則新聞:
新聞一:7年級包租公 買房出租年賺百萬
欣傳媒 | 記者楊淑伶/台北報導
大環境景氣不佳、工作難找,很多人月領22K,但現在有一名7年級的紀先生,靠著白手起家,25歲那年透過青年首購,買了人生第一間房子,後來再將房子出租,用租金拿來付房貸,投報率高達6.72%,後來以房養房的方式,再投入100萬元,買下一層公寓,隔成6間套房出租,讓他現在不用工作,光靠房租收入,一個月就進帳8萬多元,等於年收入輕鬆突破百萬元。
29歲的紀先生,12年前還在唸書時,靠著和朋友合資電腦耗材生意,賺到人生第一桶金,4年前花了300萬元,在蘆洲買了一間價值500萬元的兩房一廳房子,因為購買的房子是公寓的最高樓層,靠著頂樓加蓋的先天優勢,再另外隔成3間套房,紀先生將房子出租,每月租金收為28,000元,拿來付房貸綽綽有餘,換算投資報酬率為6.72%,是債券或基金的3至5倍。
打著金算盤,紀先生接著乾脆在蘆洲距離捷運站大約800公尺處,一口氣買了一層公寓,裝潢後隔成6間套房出租,專出租給上班族為主,平均月租8萬多元,光租金一年進帳就有100多萬元,在租金穩定的狀況下,成了名符其實的包租公。只是面對退租空置的淡季階段,要如何維持高出租率?紀先生的小撇步就是和租客維繫好關係,平日過年節噓寒問暖,最基本的租屋管理,也維持優質水平,並累積一定口碑,選擇具有良好的生活機能的地段物件,那麼就擁有足夠的競爭力。
但是買房應該準備多少自備款項?根據房仲業者調查指出,北部地區民眾認為購屋自備款平均約為287萬元,中部地區大約為322萬元;對此,台灣房屋智庫發言人張旭嵐指出,主要原因為北台灣雖然房價高,但因受惠於投資管道多元,在精打細算下,反而不願意將現金只投入一個標的,例如常見房貸族一手靠股票或基金獲利,另一手則透過房貸低利率分擔頭期壓力,就是不想因為貸款而影響生活品質。
新聞二:「四本」存摺投資法 29歲部落客擁6間房
誰說七年級生都是草莓族?來看到這位73年次的部落客,大學打了四份工,畢業後自創美容品牌,利用「四本存摺」投資法,才29歲已經是擁有6間房的包租婆。
手繪的海洋壁畫,走廊充滿異國風情,這個正妹是部落格人氣超過三千萬的板主張辰瑜,才29歲已經是擁有6間房的包租婆,每個月光收租金就有5到6萬,平均報酬率高達15到20%,比銀行定存整整高出十倍。
除了投資房地產外,張辰瑜還自創品牌賣起美容產品,月營收破百萬,而對於投資理財也有撇步,人氣部落客張辰瑜:「其中一個是房地產帳戶,我大概投入三成的資金,另外一個的話是股票的帳戶,我大概投入一成的資金,第三個帳戶是我的收支,譬如說我的收入會部分先存進去,那個帳戶我盡量不要動,它就等於是還持續再存錢,另外一個帳戶就是活用。」靠著這四個存摺,讓辰瑜比同輩提早賺到第一桶金,不過張辰瑜自嘲,自己曾經是「人生失敗組」,人氣部落客張辰瑜:「那時候剛延畢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要還款(助學貸款),負債的感覺我壓力非常大,那時候我就決定要讓自己不一樣,所以我那時候才同時做四份工作。」
沒有富爸爸也沒有好學歷,張辰瑜卻不放棄,拼命打工讓她大學畢業半年,就還完60萬助學貸款,後來還走上創業路,沒錢打廣告,就用免錢的活動來打知名度,辰瑜的公司經營才四年,年營收就破千萬,未來還想圓作家夢,七年級的張辰瑜證明自己不是草莓族,只要努力也可以讓自己的人生逆轉勝。
小樂觀點:
 各位看到這樣的兩則新聞心動了嗎?也想當個包租公、包租婆來著?但且慢!你發現這兩則新聞共通之處嗎?第一則新聞提到:「29歲的紀先生,12年前還在唸書時,靠著和朋友合資電腦耗材生意,賺到人生第一桶金」;第二則新聞提到:「靠著這四個存摺,讓辰瑜比同輩提早賺到第一桶金」看到了嗎?在成為包租公、包租婆之前,你需要做的事是:累積你的第一桶金!任何投資都是如此!在累積一定的本金之前,你只有不斷地磨礪自己的投資知識及能力,等到機會與資金到位時,才能發揮作用呀!
延伸閱讀:

存股:存股王v.s包租婆

[專欄]小資男女要有錢:攢出第一桶金!

p.s第二則新聞的美女部落客還滿有名的,好像出書又演mv之類的,總之美女大家看囉!
網路吐嘈文!
p.p.s
小樂小語:這個世界美女總是擁有比較多的機會!

[產業]3D列印成工業革命?


美國總統歐巴馬點名市場最夯的3D列印技術,並喻為第三次的工業革命,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持相反的看法,並語出驚人的說:「 如果真的是,那我的『郭』字倒過來寫。」
無法大量生產用在商業用途
郭台銘表示,3D列印絕不等於第三次工業革命,只是噱頭而已。3D列印技術發展很久了,鴻海30年前就在用3D列印技術,不看好的原因是,此項技術無法大量生產用在商業用途,不具有商業價值。他以電話為例,3D列印可以製造出,但只能看,不能用。因此,3D列印商品不能加上電子的元件在內,無法成為電子產品量產。
一摔就碎 很好看但不好用
即使不成為電子商品,其無法用皮材質,因此無法持久,只可以做少數一、二個,但完全無法量產。且一摔就碎,很好看但不好用。
郭台銘表示,進入後PC時代,任何一個產業要因應來得快去得快的統整整合,才能因應市場要求。台積電是全球最徹底的半導體垂直整合的公司,連包裝都不假外求,而鴻海則是產品多元化整合最好的公司。
全球熱炒題材 但郭董看衰
郭董雖然看衰3D列印,但3D列印技術近日在全球仍好消息不斷,不只本屆台灣平面顯示器展上,3D印表機成為4K2K及大尺寸電視的一大亮點,近日日本家電大廠Panasonic,也傳出計畫用3D印表機,來量產家電產品。
外電報導,Panasonic已和日本工具機廠松浦機械製作所等廠商,共同研發「金屬積層造形機」3D印表機產品,初期以縮短「模具」製作時間為主。
在日本家電大廠搶進下,3D列印技術再度引發市場高度興趣,年初美國總統歐巴馬就對3D列印技術大加讚賞,「經濟學人」雜誌也將3D列印技術喻為第三次的工業革命技術,再加上大陸工信部表態將推動3D列印產業化,中、美、日熱炒3D題材,讓台灣也搭上討論熱潮。
小樂觀點:
以郭董對於產業的敏銳度,3d列印能否帶來產業面的重大變化,恐怕還需要觀察!(當然不排除郭董也會看錯啦!)
重點在於投資人並不確認到底這新興的技術會不會是未來的主流,亦或曇花一現?如果無法確認,那小樂以為投資還是保守一點得好!畢竟我們也看到號稱未來趨勢的太陽能以及led產業目前面臨的窘況了!
投資號稱未來革命性的新興產業,你有可能致富,但也有機會破產,關鍵在於你能否發現這個產業的優勢和機會?
投資人不是產業分析師,即使是,也可能看錯!巴菲特告訴我們投資於自己熟悉的事業,至少你知道自己哪裡犯錯,而不要連怎麼輸得都不知道!
 更多3D列印圖:
 

[新鮮詞]溫拿與魯蛇

近來一直聽到有人在說這兩個名詞:「溫拿」、「魯蛇」。搞不清楚的人還以為「溫拿」是指香港長青偶像團體「溫拿五虎」
而「魯蛇」是哪一種新的蛇類品種哩!
其實上網給他谷歌一下,「溫拿」即是英文「winner」的音譯詞
同樣的「魯蛇」是英文「loser」的音譯詞。
接著且看以下新聞:
你聽過「魯蛇」嗎?如果不僅聽過,還知道意思,那你一定是台大網路論壇Ptt資深鄉民。從去年底至今,「魯蛇」蔓延Ptt各大看板,成為最流行的用語之一,說穿了,那就是英文「loser」(失敗者)的諧音,是Ptt鄉民用來嘲諷別人,或是反酸自己的用詞。
Ptt有許多網友喜歡諷刺有成就、或日子過得不錯的人,例如:富二代、公務員等「人生勝利組」,而嘲諷者就被反酸是loser,例如:失業、領22k、交不到女友等,之後就逐漸出現「魯蛇」的諧音用法取代loser,今年又是蛇年,「魯蛇」在Ptt因此爆紅。
相對於loser,當然有winner(勝利者),Ptt稱之為「溫拿」,但有網友心酸表示,Ptt魯蛇比溫拿多太多,導致溫拿紅不起來。有網友覺得「魯蛇」一詞很有創意,代替已經被用到濫的「宅」,又酸又有威力。但也有網友認為「魯蛇」的流行,只是一群失敗者的自High而已,蛇年也是小龍年,為何不叫「魯小龍」。
「魯蛇」被Ptt網友廣泛搭配時事使用,例如林益世案判決出爐後,網友們嘲諷:「有黨證,不魯蛇。」面對現今大環境,網友也感歎台灣現在是亞洲國家中的魯蛇。但也有人提出正面例子,稱超人拯救世界無數次,但日常生活只是個差點把不到妹的記者,要各位魯蛇們看開點。
其實古人告訴我們:「勝敗乃兵家常事」,又云:「勝不驕,敗不餒」。人生苦短,何必爭一時之勝敗?真的要爭,不如爭千秋、爭萬代之美名!大家在投入股市時也要思考:我要求的是股票一時飆漲的快感,如夏日驟雨來得急、去得快?還是如絲絲春雨,細水流長的報酬率?涓滴足以成江海,暴雨洪流亦足以毀天滅地!若有這層體認與信念,暫時當「魯蛇」又何妨?
         (養這種蛇也不錯!><)